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湖北省本月网络文明奖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 谢宇航)“刚开始直播的时候,我的手都在颤抖,但现在我可以自由地面对镜头,分享宜昌的特产了。” “第一次直播的时候,我紧张得忘记了话,足足两分钟对着镜头没说一句话,现在我可以在直播中从容带货,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。作为全国首家在民政局注册的围绕网民办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,网信巨盟服务中心打造的“好网民青少年夜校”自2022年上线以来,已为5万人提供了专业培训。成为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行动中为青少年赋能、传递正气的实践范例。 目前,2025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宣传月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。一个作为宜昌网络文明建设的独特载体,“好网民青少年夜校”不仅帮助学生打破数字技能壁垒,还将“好网民”理念融入整个教学过程,让清晰网络空间的建设力量在课堂上凝聚,在实践中传递。 课程赋能:“用心”教授课程,即使没有基础的人也能上手 “账号创建、内容创作、短视频剪辑、直播运营管理是我们课程的主要内容。”网信巨盟服务中心主任、“好网民青年夜校”项目负责人、讲师陈虎表示,课程聚焦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旨在加强数字技能培训,完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机制。 与传统培训不同,夜校不局限于理论讲解,而是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调整教学方法。陈虎还记得他在长阳教书时遇到的场景:很多农民学生一辈子都在地里干活,对互联网技术一无所知。 50多岁的阿姨连简单的剪辑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学习,一个步骤都要教很多次。 “感受到他们不想浪费时间的头痛,我们将课程分成了更简单的步骤,例如将短视频编辑简化为三个步骤:选择素材、添加字幕、搭配音乐,以确保没有基础知识的人也能跟上。”这样的调整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,让数字技能真正进入当地人的水平。 为了更专业地授课,教学团队还主动“走出去”汲取经验。陈胡安d 中心讲师团队成员陈婵娟也前往杭州提升直播技巧。那段时间,他们练得喉咙都红肿了。陈虎已经休息了五天,但打完针后仍坚持学习。 “宜昌的电商技术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,多学点,学生就可以少走弯路。”陈虎说。后来在培训中,他们经常与学员分享这样的经历:“正常人每天口播4到8个小时,喉咙就会红肿发硬,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。”他们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同学们,让他们更有信心坚持下去。 每门课程6-12课时,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深度;该中心还配备了四个现场培训室,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。教学团队中,陈虎为电子商务高级工程师,胡欣为副主任孙一全拥有数千家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实践经验。陈虎、王坤、杨轩、刘玉华还被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外聘为“网络思政辅导员”。与国家、省级新媒体领域专家顾问一起,为优质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夜校也设在宜昌,并向全省开放。在省委网信办、省自媒体协会指导下,在黄冈、神农架、荆州等地开展培训,让数字技能和“好网民”理念惠及众多群体。 学生成长:从“寻找方向”到“传播正气”,每个故事都有力量 在夜校的学生中,很多人感到困惑。正是在教学团队的耐心指导下,他帮助他们避开道路并找到正确的方向。据了解,夜校教师队伍中有的老师每年接待前来咨询的人达60余人次60余次。其中一名学生曾坚持辞去自媒体工作。但老师认为,他虽然有热情,但缺乏专业技能,没有找到正确的创作方向,也没有思考变现的逻辑。 “我们和他聊了几次,帮助他分析了目前能力的不足,计算了辞职后没有稳定收入的风险。我们还建议他专注于自己的工作,利用业余时间打磨自己的内容创作和运营能力。”最终,这名学生放弃了辞职的想法,最终回到夜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:“还好当时听了建议,现在正在同时做内容。还有还有学生在夜校的帮助下,将个人价值观与传播正能量结合起来。 50多岁的《宜昌好人》女歌手法慧找到陈虎,希望学习新媒体技能。根据他的情况,陈虎建议他围绕“好人工作室”创作内容,将自己日常自发理发的照片和志愿者分享到网上分享。如今,宋发慧的抖音账号累计点赞数达7.6万。他的善举通过短视频被更多人看到,也吸引了很多网友参与慈善事业。 夜校学生涵盖企业员工、打工创业青年、城乡妇女等各类群体。它不仅是一个学习技能的平台,更是一个交流和成长的空间。 2025年以来,项目组和学员在文化旅游、城市品牌、乡村振兴等领域积极发言,创造了更多创作了10万部积极作品,其中多部作品荣获省级表彰。 未来愿景:让“好网民”的理念持续传递 面对夜校项目,吴家港区望新巨盟服务中心有明确的规划。 “我们将不断增加课程类型、优化课程设置、创新课程内容,让更多市民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。”该中心主任陈虎说。 2025年11月上旬,中心实施的“网络新巨盟红主播”赋能发展计划得到宜昌市委社会工作部通报并授牌。 省委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启动“青少年好网民”“职工好网民”“女性好网民”等系列品牌工程,并将继续深化争当好网民工程中国用户。未来,“好网民青年夜校”将继续秉承“团结网络代表,孵化网络正能量作家”的初心,培养更多具有数字技能和网络素养的青年人才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,共同弘扬好宜昌,唱响湖北好声音,为网络空间注入更多正能量。 夜晚的张家店社区,网信巨盟服务中心的教室依然灯火通明。这盏照亮夜空的灯,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字技能,点亮了他们成为“中国优秀网民”的梦想,也照亮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