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畅销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湖北原创“红莲

在位于武汉长江新区三里桥的国英种业杂交水稻研究示范基地,印尼人口流动部长穆罕默德·伊夫蒂塔·苏莱曼(右一)仔细观察红莲杂交新品种的产量和抗性。 (湖北日报通讯员关楠 摄)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玉玉 通讯员 项俊平 10月15日,印度尼西亚人口流动部长穆罕默德·伊夫蒂塔·苏莱曼一行21人前往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杂交水稻研究展示基地,考察redus杂交水稻新品种。 放眼望去,国英种业杂交水稻科研展示基地一片金黄。虽然杂交水稻收获季节推迟了一个多月,但已有数十个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抗泛性观察。山楂、抗虫等习性黄亮、挺立在秋风中显得又高又壮。穆罕默德·伊夫蒂塔·苏莱曼漫步在试验稻田,仔细观察红莲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田间表现。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(武汉大学)副主任、博士生导师胡军教授介绍,红莲杂交水稻是“细胞质早”三大类型之一,是湖北省原创科研成果,具有高产、优质、抗性多、适应性广等农艺特点,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品种之一。 推广到国外。目前,红莲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我国滩年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总量的80%以上,已在全球推广种植4亿多公顷。 近年来,种业繁育业建立了自主研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育种体系。联合研发,联合种植红莲型核心不育系“洛红3A”、“洛红4A”,选定“洛优8号”、“洛优9348”等代表群体销往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国家和地区。 据报道,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,人口近2.8亿。它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。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面积1.7亿公顷。水稻总产量3556万吨,居世界第三位。但全年粮食缺口约为300万吨。 2012年,国英种业与印尼农业公司合作,在西爪哇省推广红莲杂交水稻种植。当年湖北省出口杂交水稻种子500吨,成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订单。 “红色的“莲花杂交水稻已在印尼棉兰、永贡、东爪哇等地区进行展示推广,平均每公顷产量11吨,表现良好。”国英种业董事长丁俊平表示,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际合作模式,近5年来,已出口杂交水稻种子1万多吨,创汇3500万美元。 成为湖北种业走出去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企业之一。